-
虞单
首字笔画数:13笔 百家姓排行:251位
虞姓主要源自:姚姓、子姓、姬姓。源于姚姓,是姚姓的分支,出自上古五帝最后一位禅让制帝王舜帝姚重华之子商均,以国名为氏。源于子姓,出自商、周时期古矢国,属于以居地或国名为氏。源于姬姓,出自西周初年仲雍庶孙的封地,属于以
-
晏单
首字笔画数:10笔 百家姓排行:204位
晏姓主要源自:子姓。来源于子姓,一说姜姓。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于晏,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,所以他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。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,形成了晏姓的以支。晏弱为子姓,出土的叔弓钟,叔弓鎛中记载
-
阳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200位
阳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芈姓、复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源于东周时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(公元前544~前521年在位),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(今河南济源),史称其为“阳樊”。
-
游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166位
游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,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。由于公子偃字子游,所以他的子孙才有“以王父字为氏”而姓了游。春秋时代的郑国,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所传,后世的游氏家族,既然是传自郑国的公族,则诚
-
颜单
首字笔画数:15笔 百家姓排行:125位
颜姓主要源自:曹姓、姬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颜邑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西周初年,周公旦被封为鲁国国君,因在朝廷任职脱不开身,因而派长子伯禽到鲁国赴任。后来,伯禽又把子孙中的一支分封在颜邑(今山东邹县),使他们任
-
殷单
首字笔画数:10笔 百家姓排行:114位
殷姓主要源自:子姓。源于子姓,出自帝喾嫡子殷偰(契古写作偰读偰xie)之后裔。据《风俗通》、《元和姓纂》及《通志·氏族略》等记载,商朝君主盘庚将国都从奄(今山东曲阜)迁于殷(今河南安阳),故称“殷”或“殷商”。殷商灭亡后,
-
尹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76位
源于少昊,殷封尹城。据唐代张九龄所撰谱牒《姓源韵谱》记载:“少昊之子殷,为工正,封尹城,后因氏焉”。少昊是远古时期羲和部落的后裔、古代东夷族首领,少昊之子殷执掌工正,被封于尹城,后代子孙因此为氏。
-
阎单
首字笔画数:11笔 百家姓排行:103位
阎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芈姓。阎姓部分出自姬姓,商末时,周族首领古公亶父(又称太王)有三个儿子:泰伯、仲雍和季历。小儿子季历生一子姬昌(即周文王),颇得太王欢心,并说:“我世当有兴者,其在昌乎!”长子泰伯为了让父亲的愿望实现,于是就
-
于单
首字笔画数:3笔 百家姓排行:41位
于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姜姓。出自姬姓,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所载,西周初年,周武王克商后,大举分封诸侯,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。后来,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,有的姓了邘,有的则去邑旁姓
-
余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40位
余姓主要源自:姒姓、姬姓。源于党項羌人,属于汉化改姓,最早生活在松藩草原上。唐代迁至河西走廊和今宁夏西部;西夏时期,党项羌贵族和大户分布在灵州和西凉府。《西夏书事》载:“(1226年)秋七月,蒙古破西凉府。蒙古主进兵攻西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