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智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457位
智氏远祖为晋国相国荀息,荀息本名原氏黯,是原国公族,姬原叔的十四世后裔。周平王东迁后,大权旁落,作为畿内侯的原国,地位也不同往日。原氏黯于是到晋国任职发展,辅助晋武公曲沃代翼,任职武公大夫。晋武公灭荀国后,以荀国旧地赐
-
粟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427位
姓纂:汉有治粟都尉,因官以为姓。姓氏考略:按治粟都尉,为治粟内史之误,望出江陵。魏志:有魏郡太守粟举。
-
滑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398位
滑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出自姬姓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英贤传》载,“同公族后有滑氏。”据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载,西周时有一个滑国,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国,国君与周朝王室是同族,最初建都于滑(今河南省睢县西北),后又迁都于费(今
-
湛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356位
湛姓主要源自:姒姓、姬姓。源于姒姓,出自夏王朝早期大禹氏族后代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上古夏朝时,有个斟灌氏国,是大禹的氏族中的一支建立的诸侯国,其地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北四十里斟灌店。太康失国后,东夷族人寒浞又代羿称王。
-
嵇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346位
嵇姓主要源自:姒姓。源于姒姓。出自夏朝君主少康之子季杼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上记载,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复姓统稽氏、纥奚氏,迁徙定居中原后,改为汉姓嵇,遂成嵇氏。
-
富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340位
富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姜姓。富姓,中国过来的姓氏。根据不同记载,有八种起源。有姬姓说、满族说、蒙古族说等等。部分始祖是富辰,史称他为春秋第一忠臣。富辰本为周宗室,因其封地在富,所以人称富辰,其子孙就以封地为姓,奉富辰为
-
普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313位
普姓是罕见姓氏(即总人口数在1.2万到12万的姓氏),当今分布北京、天津武清、河北尚义、山东鱼台、平邑、湖北老河口、云南陇川、泸水、河口、邱北、石林、韩城等地。另外,河南周口、山西垣曲县也有普姓存在。汉、藏、彝、
-
储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292位
储姓起源于周朝。据《海陵储氏支谱》记载:“考储氏,肇始于周,作相于齐,彪炳史册世人而知之。”储姓发源于春秋齐国田氏,起于储子。泰州《储氏家谱》记载的储氏第一世,是唐代的文羲公(储光羲),居住在毗陵(今常州市),至今已1300余年
-
植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265位
植姓主要源自:姒姓。源于姒姓,出自春秋末期越国王族之后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据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》和《元和姓纂》等记载,越王之后有植氏。夏王朝时期,君主姒少康将自己的庶子姒无余封于越地,建都会稽(今浙江绍兴),从
-
惠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259位
惠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妫姓、姜姓、芈姓、嬴姓。出自黄帝直系裔孙惠连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远古时期,黄帝之孙叫颛顼,颛顼之孙叫吴回,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,陆终的第二子就叫惠连。在惠连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祖上的名字为姓氏者,称
-
景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215位
景姓主要源自:芈姓。出自芈姓。1973年湖北当阳赵家湖楚城遗址1号台基出土过一件青铜甬钟,铭文作:“秦王卑命,竞平王之定救秦戎”。根据新出楚简,李零将铭文中的“竞平王”解读为春秋时期的楚平王,为楚平王的双字谥,他并进一
-
揭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211位
揭姓主要源自:芈姓。源于芈姓,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制之司揭,属于以官制称谓为氏。司揭,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官职,主要执掌和管理君王的旌旗仪仗队,自己则亲举华盖(王伞)。司揭在楚国是君王的贴身小官,属于内廷侍从类,不列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