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苑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300位
苑姓主要源自:子姓。据《元和姓纂》、《尚友录》所载,商高宗之子文(一作支)封苑侯,其后以其爵号为氏。据《姓氏考略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所载,春秋时齐大夫苑何忌之后以苑为氏。今满、蒙古、回等民族均有苑姓。
-
云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290位
云姓主要源自:妘姓。源于妘姓,出自黄帝的子孙颛顼的后代,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。据史籍《路史》记载,颛顼后裔有祝融,是云氏的始祖。祝融在帝喾时为火正,就是管理用火的官员,被后世尊为神。祝融之后受封于郓罗地,号为妘子,其后裔
-
禹单
首字笔画数:9笔 百家姓排行:283位
禹姓主要源自:姒姓。源于姒姓,出自夏朝开国君主大禹,《元和姓攥》称:禹氏,夏禹之后,支庶以先祖谥号为姓。传说禹为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,亦称大禹、夏禹、戎禹。大禹的父亲叫鲧,是黄帝的孙子之一,因治水不利被责。大禹继承父亲
-
原单
首字笔画数:10笔 百家姓排行:272位
原姓主要源自:赵姓、妫姓。据《姓氏急就篇》载,西周初,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受封于原(古称轵邑,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),世为伯爵,史称原伯贯,建立原国。夏代,“少康迁原(国)”。周武王灭商朝,西周立。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 (爵)。
-
虞单
首字笔画数:13笔 百家姓排行:251位
虞姓主要源自:姚姓、子姓、姬姓。源于姚姓,是姚姓的分支,出自上古五帝最后一位禅让制帝王舜帝姚重华之子商均,以国名为氏。源于子姓,出自商、周时期古矢国,属于以居地或国名为氏。源于姬姓,出自西周初年仲雍庶孙的封地,属于以
-
郁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227位
郁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子姓。源于大禹之师郁华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相传,远古时期大禹的老师叫郁华,就是郁华。郁华很有见识才能,大禹王称他为王师,虚心向他学习本领。因郁华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,所以家族就很兴盛,接着这个姓
-
晏单
首字笔画数:10笔 百家姓排行:204位
晏姓主要源自:子姓。来源于子姓,一说姜姓。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于晏,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,所以他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。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,形成了晏姓的以支。晏弱为子姓,出土的叔弓钟,叔弓鎛中记载
-
阳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200位
阳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芈姓、复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源于东周时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(公元前544~前521年在位),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(今河南济源),史称其为“阳樊”。
-
应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198位
应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周武王姬发之后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,将其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(今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滍阳镇),称应侯,伯爵,建立了应国。
-
喻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187位
喻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喻的本义是告知,意同谕。它作为一个姓氏出现于西汉时期,由姬姓演变而成。喻姓出自姬姓。西周时,周宣王之弟姬友封于郑,后立族为喻氏,历秦、汉。至汉景帝时,为避皇权使喻之字讳,改喻为谕,谕猛后裔又恢复为喻
-
尤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170位
尤姓主要源自:沈姓、仇姓。源于蒙古族,出自明朝时期乌鲁特蒙古猷佳部落,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记载,蒙古族猷佳氏,世居乌鲁特(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)。后有满族、达斡尔族引
-
游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166位
游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,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。由于公子偃字子游,所以他的子孙才有“以王父字为氏”而姓了游。春秋时代的郑国,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所传,后世的游氏家族,既然是传自郑国的公族,则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