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英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588位
英姓主要源自:偃姓。相傳英姓族人源出有二:通志氏族略:英氏出自偃姓,皋陶之后,以古国名为氏。史记》记载:英姓后人有改为廖姓。
-
扬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563位
扬姓主要源自:杨姓、姬姓。出自土家族姓氏。出自杨姓,汉代扬、杨不分,杨雄好奇,特自标新,易姓为扬。源自姬姓,以国为氏。周康王六年(前1015),周康王封弟弟姬杼于扬(也作杨,今山西洪洞县东南),姬杼是为扬(杨)侯。春秋时晋国灭扬(杨),扬(杨
-
延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523位
延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源自姬姓。据载,春秋时,吴国有公子季札,是吴王诸樊之弟,受封于州来称为延州来季子,其后裔有延姓。
-
银单
首字笔画数:11笔 百家姓排行:486位
金世宗之子完颜永蹈,本名银术可,被封为郑王,配享太祖庙庭受皇家奉祀.于金世宗在位时均镇守南京(今河南省开封市),明昌年间总刺武定军,但因宫廷叛乱(暗合郑王完颜永蹈被害),及蒙古人造反,后以谋反罪伏诛,为逃元兵祸和被诛灭九族,分
-
雍单
首字笔画数:13笔 百家姓排行:352位
雍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姞姓。出自姬姓,以国名为氏。西周初周朝刚建立时,周文王的第十二个儿子,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,被封于雍地,就是现今河南省沁阳市一带。这位王子又封为伯爵,所以人称雍伯,雍伯是雍国的创始人。其后人以国名为
-
应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198位
应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周武王姬发之后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,将其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(今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滍阳镇),称应侯,伯爵,建立了应国。
-
喻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187位
喻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喻的本义是告知,意同谕。它作为一个姓氏出现于西汉时期,由姬姓演变而成。喻姓出自姬姓。西周时,周宣王之弟姬友封于郑,后立族为喻氏,历秦、汉。至汉景帝时,为避皇权使喻之字讳,改喻为谕,谕猛后裔又恢复为喻
-
俞单
首字笔画数:9笔 百家姓排行:137位
俞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芈姓。传统的说法俞姓源于姬姓,出自黄帝属臣跗之后,属于以物事称谓为氏。据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》和《史记》等记载,黄帝时有名医跗,其医术高超,精于腧经之治,为中国传统中医经脉理论的奠基人。腧,为“脉之
-
易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124位
易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姬姓。战国时期中山国被灭以后,其王室后代后来被秦国迁至太原,再逐渐南迁,分散于湖南、湖北和江西等地,并改姓易。
-
姚单
首字笔画数:9笔 百家姓排行:51位
姚姓主要源自:姚姓。出自姚姓。源于舜帝姚重华,世代相传至今,史称姚氏正宗。南宋的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:“姚姓,虞之姓也,虞帝生于姚墟,故因生以为姓”,舜因生在姚墟,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,称为姚氏。北宋景佑年间刊本:邵思著《姓
-
伊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239位
东汉《风俗通义》收。汉代有议郎伊推,又有雁门郡都尉伊嘉。《急就章》列为汉代常见姓氏之一。唐代有伊慎。五代十国时有伊用昌,为南岳道士。清代有伊秉绶,宁化人,画家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录伊氏23例。宋《百家姓》列为
-
燕单
首字笔画数:16笔 百家姓排行:315位
西汉《急就章》列为汉代常见姓氏之一。春秋时有燕伋,为孔门弟子。南北朝时北魏有燕崇,广宁人,国学博士。宋代有燕文贵,吴兴人,画家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录燕氏18例。宋《百家姓》列为第315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