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金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62位
出自少昊金天氏。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,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;即东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所云:金姓是“少昊金天氏之后”。少昊是古代东夷部落首领,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,他曾以鸟名为官名,设有工正和农正,管理手工业和农业。
-
雷单
首字笔画数:13笔 百家姓排行:79位
雷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子姓、姬姓。源于姜姓,出自炎帝裔孙方雷氏的封地方山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相传,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叫雷。在黄帝率领炎黄部落联盟战伐蚩尤时,双方激战于涿鹿,雷奋勇杀敌,将生死置之度外,佐黄帝剿除蚩尤立
-
陆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57位
陆姓主要源自:妫姓、允姓。出自颛顼:据说,颛顼之子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东南汝河地区。称之子老童,老童之二子黎、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(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,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)。
-
贾单
首字笔画数:10笔 百家姓排行:64位
贾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》记载:“贾氏出自姬姓。唐叔虞少子公明,康王封之于贾,为贾伯,河东临汾有贾乡,即其地也,为晋所灭,以国为氏。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为晋太师,食邑于贾,亦号贾季。”贾姓形成的两支源头都源
-
包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104位
包姓主要源自:风姓、包姓。《汉书》载:伏羲为三皇之首,《楚帛书》《中华万姓同根》《百家姓》载:包羲母风华胥,包羲随母姓风,为风姓包氏。《元和姓纂》载:包羲太昊娶少典为妃。《史记》载:黄帝为少典之子。《帝系谱》载:包羲太
-
廖单
首字笔画数:14笔 百家姓排行:60位
廖姓主要源自:己姓、姬姓、偃姓、张姓。自己姓,是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。古帝顓頊(姓己)有個後裔叫叔安,因封在廖國(又寫作寥,在河南唐河縣西),又稱廖叔安。
-
姚单
首字笔画数:9笔 百家姓排行:51位
姚姓主要源自:姚姓。出自姚姓。源于舜帝姚重华,世代相传至今,史称姚氏正宗。南宋的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:“姚姓,虞之姓也,虞帝生于姚墟,故因生以为姓”,舜因生在姚墟,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,称为姚氏。北宋景佑年间刊本:邵思著《姓
-
沈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52位
沈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芈姓、姒姓、嬴姓。出自姬姓,以国为姓,是黄帝的后裔。沈本是上古国名,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。周初时,武王死后,由年幼的成王即位,周公旦(文王第4子)摄政。三监不服,与武庚(商纣王之子)勾结,联合东方夷族反叛,后
-
卢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50位
卢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姬姓。以邑名为氏。春秋时期齐国文公子名高,食采于卢邑(今山东长清县),其后人以卢为氏。以封邑名称为氏。东周时期,舅犯助晋文公姬重耳战胜楚国,因功封邑于昝邑(今河南唐河昝岗),舅犯之子贾季封邑于五鹿(今河
-
薛单
首字笔画数:16笔 百家姓排行:77位
薛姓主要源自:任姓、妫姓。薛姓,是中国一种姓氏。始祖奚仲,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,以封邑名为氏,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,后人有以国名为氏。部分后裔为虞舜后裔孟尝君(田文)之后。
-
萧单
首字笔画数:11笔 百家姓排行:101位
萧姓主要源自:嬴姓、子姓。
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,夏禹时掌管火种,他带族人焚烧荆棘,使禽兽逃匿,开辟农田,疏通河道,为人造福。因其功绩,孙都得到了封赏,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(今安徽萧县西北),建立了萧国,并以国为氏,其后代都 -
刘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4位
刘姓主要源自:祁姓、姬姓。
据史记《汉书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》和《中国姓氏》所载,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:祁姓、姬姓、外族的改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