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阳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200位
阳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芈姓、复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源于东周时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(公元前544~前521年在位),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(今河南济源),史称其为“阳樊”。
-
闵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195位
闵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芈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鲁庄公之子子开,属于以谥号为氏。春秋时期的周惠王姬阆十三年(公元前663年),鲁国君主鲁庄公姬同逝世,其子公子启继位为君,是为鲁湣公。姬启继位不到两年,便被叔叔庆父所弑,因
-
谷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173位
谷姓主要源自:嬴姓、姬姓。出自嬴姓,与赵、秦同一个源流。他们都是黄 帝的后裔,传至舜的时候,被赐姓为嬴。嬴氏的后代有叫非子的,被周王封于秦谷,后来成为秦国和谷国(在今天的湖北谷城),秦为公爵,谷是伯爵。春秋时谷国的后代开
-
尚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147位
尚姓主要源自:他姓、姜姓、姒姓。出自姜姓。是姜太公的后裔,以祖名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及《万姓统谱》等所载,姜太公名尚,字子牙,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,被封于齐,是为齐太公。太公在周朝为太师,故又称太师尚父,简称为师尚父
-
祁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144位
祁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黄帝分封的原始姓氏,属于帝王赐姓为氏。据史籍《广韵》记载,黄帝共生有二十五子,他给其中的十四个儿子分封了十二个姓氏,其中就有祁氏,是最古早的姓氏之一。这十二个姓氏是:姬、姞、酉、祁、
-
毕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131位
毕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任姓。毕姓,中华姓氏,主要起源于姬姓,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。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。
-
庞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110位
庞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源于高阳氏,出自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史籍《百家姓注》记载,颛顼有八子,号称“八凯”,分别形成了八个以高阳氏为中心的氏族部落,其中之一名叫庞降。在庞降的后世子孙中,有以祖上的名
-
伍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106位
伍姓主要源自:芈姓、姬姓、姜姓。源于芈姓,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黄帝为部落首领时,有大臣名伍胥。伍胥就是楚国望族的伍氏始祖,伍氏家族传至春秋时候,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,传说便是伍胥的后裔。此后
-
孟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71位
孟姓主要源自:子姓、姬姓。源于子姓,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上古时期,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、庶观念。从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时期甲骨文字中,已经有了“子孟次别于子之伯”的记
-
邹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68位
邹姓主要源自:姚姓、姬姓、子姓。源于姚姓,姚姓之邹:舜帝,姚姓。舜擅长占卜预测,亦称姚舜。姚地大概在今河南濮阳东的濮城镇。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,是最早的邹国。参见舜文化,虞舜文化。
-
杜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42位
杜姓主要源自:祁姓、姜姓。在《世本》中有“杜康作酒”的记载,并注为“黄帝时人”。《酒诰》也记载到:“酒之所兴,肇自上皇。”这说明黄帝时期已有杜姓。传说杜康是黄帝的宰人(掌管膳食的官),而黄帝所居之地“轩辕丘”,在今河
-
汪单
首字笔画数:7笔 百家姓排行:58位
汪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源于地名,出自古代汪水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汪,古河流名称,亦称潢水。在史籍《水经注》中记载:“潢水一名汪水,与洈水合,至沛入泗。”汪水,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,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“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