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邾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1075位
邾姓,中国罕见姓氏。据凌迪知《万姓统谱》记载:“邾,小邾子之后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
-
仉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671位
仉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源于官位,出自西周时期地方官吏仉督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之后,属于以音讹改字为氏。
-
中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638位
中姓据传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原在今河北定州一带,至战国时被魏国侵占,用以分封公子年的儿子尚。后来尚受封于此而被称为中尚,其后代因此而姓中。相传周朝还有一个叫中旄父的人,他的后代也姓中。
-
种单
首字笔画数:9笔 百家姓排行:567位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辛集、黑龙江之泰来等地有分布。东汉时种羌之后。”所注实乃“種”姓之源,其音zhǒng,不读chóng。
-
招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561位
招姓起源有二:①、通志氏族略:春秋晋步招之后,以名为氏。汉有大鸿胪招猛,明有招奇佐,清有招子庸等名人。②、一支出自春秋时陈国,其地在今河南淮阳县一带,本为帝舜的后人,陈国初为周王室诸侯为侯爵,世称陈侯,陈侯的弟弟招而来,因
-
正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508位
正姓,《左传》、《通志·二七·以字为氏》记载:“正氏,亦作政氏。宋上卿正考父之后。”因为宋国公族是黄帝后裔,所以正姓源于黄帝。
-
展单
首字笔画数:10笔 百家姓排行:496位
据《姓氏考略》引《列仙传》注称:“帝喾时有展上公,得道,为展姓之始。”据《郑樵注》云:“姬姓,鲁孝公之子公子展后,以名为氏。”或按:“隐八年无骇卒,无骇者,展之孙也。”又《传言》:“羽父请氏,公命以字为展氏。”春秋时周公的
-
智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457位
智氏远祖为晋国相国荀息,荀息本名原氏黯,是原国公族,姬原叔的十四世后裔。周平王东迁后,大权旁落,作为畿内侯的原国,地位也不同往日。原氏黯于是到晋国任职发展,辅助晋武公曲沃代翼,任职武公大夫。晋武公灭荀国后,以荀国旧地赐
-
宰单
首字笔画数:10笔 百家姓排行:453位
宰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出自周朝宰父的后代,以官名作为姓氏。宰父是周朝的一个官名,职责是管理王朝的内外事务。宰父官的后代,大多数用祖上的官职作为自己的姓氏,称为宰父氏或宰氏。后来宰父氏也有改成宰氏者。成为宰氏的一支
-
訾单
首字笔画数:13笔 百家姓排行:369位
訾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嬴姓。以地名为姓。春秋时期周国有地名为訾(在现今河南省巩义市一带)的,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将地名作为姓氏,形成訾姓的一支。为他姓所改。古代有訾陬氏部族,帝喾的一个妃子即为该部女子,訾陬氏后人有的省
-
宗单
首字笔画数:8笔 百家姓排行:306位
宗姓主要源自:子姓、偃姓、妫姓、芈姓。源于妫姓,出自春秋时期陈宣公裔孙宗来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春秋时期,陈宣公妫杵臼的第六世孙叫宗来,他的后裔子孙以先祖抿子为姓氏,称宗来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宗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源于
-
左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151位
左姓主要源自:姜姓。姓为汉族常见姓氏,在《百家姓》中名列187名,人口很多,有出自官和国名,或者出自姜姓、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,而据《姓考》及《吕览》所载,古有左国,以国为氏。历史上的左姓名人也有很多:左延庆、左雄、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