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盖单
首字笔画数:11笔 百家姓排行:285位
盖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姜姓。源于姜姓,以王父字为氏。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、检校国子祭酒、守兴元少尹、兼侍御史、清河盖府君墓志铭并序。前摄泸州司马兼军事判官、将仕郎、试太常寺协律郎崔璲撰。“盖氏之先,起于神农时姜
-
禹单
首字笔画数:9笔 百家姓排行:283位
禹姓主要源自:姒姓。源于姒姓,出自夏朝开国君主大禹,《元和姓攥》称:禹氏,夏禹之后,支庶以先祖谥号为姓。传说禹为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,亦称大禹、夏禹、戎禹。大禹的父亲叫鲧,是黄帝的孙子之一,因治水不利被责。大禹继承父亲
-
楼单
首字笔画数:13笔 百家姓排行:278位
楼姓主要源自:姒姓、赵姓。源于赵姓,晋文公之大夫赵衰(公元前622年逝世)的儿子赵婴被封在楼(今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)。此后赵婴又称楼婴,而后人取楼为姓。由于赵氏是上古嬴姓的分支,所以这个起源是嬴姓的子谱系。它在2600年前
-
巴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274位
巴姓主要源自:风姓、姬姓。以水为姓。据《姓氏考略》和《路史》载,上古时伏羲氏(姓风)有个后裔叫后照,定居于巴水,即今四川省东部一带。他的子孙就以巴水为姓,称巴氏。若干代以后,住在这一带(含今川、鄂、湘、黔边地区)的共有五
-
干单
首字笔画数:3笔 百家姓排行:273位
干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子姓、赢姓、妫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周时期的古邗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古邗国,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姬邗叔所建。古代的邗国,即今江苏省江都县濒临长江北岸的古邗城。根据史籍《左传·索隐》中按载:“<左氏传>云
-
原单
首字笔画数:10笔 百家姓排行:272位
原姓主要源自:赵姓、妫姓。据《姓氏急就篇》载,西周初,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受封于原(古称轵邑,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),世为伯爵,史称原伯贯,建立原国。夏代,“少康迁原(国)”。周武王灭商朝,西周立。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 (爵)。
-
楚单
首字笔画数:13笔 百家姓排行:270位
楚姓主要源自:芈姓、姬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上大夫姬林楚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、《万姓统谱》记载:周平王庶子姬林开之后裔,鲁国上大夫林楚之后,以祖名为氏,称楚氏。著名姓氏学家郑樵在《通
-
师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269位
师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据史籍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西周及春秋、战国时期,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。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晋国师旷、师服,鲁国师乙、师襄,郑国师悝(shikui)、师触、师躅、师惠、师叔,卫国师涓等等,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,精
-
匡单
首字笔画数:6笔 百家姓排行:261位
源于上古匡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商王沃丁封其子羊于一个叫匡国的部落(今湖北省东部大别山西),建立侯国,是为匡侯。上古时期有一个古匡国,故址在匡山脚下,汉朝时期称广济,即今湖北省黄冈地区的武穴市一带。周武王灭商时,古匡国亦
-
惠单
首字笔画数:12笔 百家姓排行:259位
惠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妫姓、姜姓、芈姓、嬴姓。出自黄帝直系裔孙惠连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远古时期,黄帝之孙叫颛顼,颛顼之孙叫吴回,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,陆终的第二子就叫惠连。在惠连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祖上的名字为姓氏者,称
-
鞠单
首字笔画数:17笔 百家姓排行:257位
关于鞠姓来源,最近发掘的《鞠氏高安族谱总世系》明确记载:“鞠氏来源于鞠昇”。鞠昇是春秋战国时期燕易王的长子,原名叫姬昇,因与其弟姬哙争夺王位失败,逃避到“辽东东梁河阳,复以远祖鞠为姓”的避难改姓,由于姬昇弃姬改鞠以
-
臧单
首字笔画数:14笔 百家姓排行:254位
臧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鲁孝公之子彄的封地臧邑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唐朝著名史家孔颖达的《左传正义》的补白:“僖伯名彄(kou),字子臧……计僖伯之孙始得以臧为氏,今于僖伯之上已加臧者,盖以僖伯是臧氏之